《脉经》第一(唐·太医署必修课)
发布日期:2024-10-14 12:41 点击次数:54
图片
Chinese Medicine
中国·华医方(TCM)
图片
图片
医病更医心·治病治未病
图片
《脉经》是中医脉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由西晋时期的医学家王叔和所编著,尽管具体的撰写年份已无从考证,但它仍被视为我国医学史上首部专注于医学的书籍,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医学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脉经》全书结构严谨,共分为十卷,细分为九十八篇,内容详实丰富。据史书记载,《隋书·经籍志》最早对《脉经》进行了著录。自晋代问世以来,历经三百余年的传承,至唐代仍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宋代时,校正医书局曾对《脉经》进行了细致的校勘工作,以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无误。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脉经》主要版本包括:元天历三年(1330年)广勤书堂刻本、明代成化年间根据元泰定本翻刻的版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明万历三年(1577年)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守山阁丛书》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周氏医学丛书》本,以及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杨守敬校勘本等。此外,人民卫生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科技出版社等权威出版机构也相继出版了《脉经》的影印本和排印本,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便捷的研究途径。王叔和,约生活于公元3世纪,字名熙,是西晋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也有说法认为在今山东济宁)人。作为魏晋时期的杰出医学家,他曾担任过晋朝的太医令。王叔和性格沉静,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诊脉之术。鉴于前人所著方书中关于脉学的部分往往混杂难辨,他决心整理遗文,搜集众家之说,结合临床实践,撰写了《脉经》。在撰写过程中,他广泛采纳了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名医以及《内经》、《四时经》等经典著作中的脉学内容。王叔和在系统总结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脉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首次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从而为中医脉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确立了脉象的指下标准,首次系统论述了各种脉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24种,并详细描述了每种脉象在指下的不同感觉。这一标准被后世中医著述广泛采用,成为脉象描述的基本概念。其次,他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对古代医学文献中散载的30余种脉名进行了整理,归纳为24种脉象名称。这一整理工作为后世脉书中脉名及其分类提供了基本准则。此外,王叔和还首开脉象鉴别的先河,在提出24种脉象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八组相类脉的鉴别方法,提醒医生在诊脉时要注意脉象之间的区别对照。这一方法对后世医家鉴别脉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同时,他还确立了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的方法。在《难经》的基础上,他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并对《内经》中的遍身诊脉法进行了发挥和解释。他提出了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的诊脉方法,并明确了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这一方法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动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最后,王叔和还总结了脉象的临床意义,对不同脉象所代表的疾病进行了原则性的概括,并结合脉、证、病机、治疗进行了综合总结。这些论述对后世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脉经》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还远播海外。唐代太医署将其作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也仿照唐制将其纳入教学体系。此外,《脉经》还传到了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西藏的传播途径,中国脉学又传入了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古波斯(伊朗)医学家拉·阿·阿尔哈姆丹在其编写的波斯文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中,就引用了王叔和的脉学理论,其内容与《脉经》相似。同样,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的《医典》中也有关于脉学的论述,其内容与《脉经》大同小异。由此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的影响之深远。在探讨中医脉学的奥秘时,我们不得不提及“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这是一段关于脉象形态的精准描述,它为我们揭示了各种脉象在指下的独特表现。浮脉,当你轻轻举起手指时,感觉脉搏跳动有力,但当你稍用力按下时,却感觉脉搏力量减弱,仿佛浮在皮肤表面。芤脉则像是一个空心的圆环,浮大而柔软,中央空虚,而两边却显得坚实有力。洪脉,顾名思义,就像洪水一般汹涌澎湃,脉搏在指下跳动得极大,仿佛要将手指冲走。滑脉的跳动则像是一颗圆滑的珠子,在指下滑动自如,前后流转,流畅无阻,与数脉的急促跳动颇为相似。数脉的跳动急促而有力,就像是在赶时间一般,来去匆匆。促脉则是在急促的跳动中偶尔出现停顿,然后又迅速恢复跳动,仿佛是在急促的旋律中插入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弦脉的跳动紧绷而有力,就像是一张被拉满的弓弦,当你轻轻举起手指时几乎感觉不到跳动,但当你用力按下时,却能明显感觉到那紧绷的力量。紧脉的跳动则像是被紧紧缠绕的绳子,密集而有力,让人无法忽视。沉脉与浮脉相反,当你轻轻举起手指时感觉脉搏跳动无力,但当你用力按下时,却能明显感觉到那深沉的力量。伏脉则需要你用极重的力量去按压,直到指尖触碰到骨骼,才能感受到那隐藏的脉搏跳动。革脉的跳动深沉而有力,仿佛是在沉伏之中蕴藏着无尽的能量,同时带有微微的弦紧感。实脉的跳动大而长,强劲有力,按下去时仿佛能感觉到脉搏在手指下跳动得隐隐作痛。微脉则像是一根细丝,极细而柔软,仿佛随时都会断绝,若有若无地跳动着。涩脉的跳动细而迟缓,往来艰难且散乱无章,有时还会出现停顿后再继续跳动的现象。细脉比微脉稍大,但同样细小,它常常出现,只是跳动得更为细腻。软脉的跳动极软而浮细,仿佛轻轻一触就会消失。弱脉则像是一股微弱的气流,极软而沉细,按下去时仿佛要断绝一般。虚脉的跳动迟缓而无力,大而柔软,按下去时感觉空虚无物,仿佛手指下是一个空洞。散脉的跳动大而散乱无章法,它表示着气实而血虚的状况,有表无里,仿佛是一个即将崩溃的架构。缓脉的跳动同样迟缓,但比迟脉稍快一些,它像是一个悠闲散步的人,不急不躁。迟脉的跳动则极为迟缓,仿佛每一次跳动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呼吸三次才能感受到一次跳动。结脉的跳动缓慢而有力,但时常会出现停顿后再继续跳动的现象,就像是在打结一般。代脉的跳动则更为特殊,它来去无常,时常中断,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其规律,然后又突然恢复跳动。结脉主病轻,而代脉则往往预示着病情危重。最后还有动脉,它出现在关脉的位置,没有头尾之分,大小如豆一般,跳动时仿佛是一颗小石子在手指下厥厥然动摇。在辨别这些脉象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浮脉与芤脉相类,弦脉与紧脉相类,滑脉与数脉相类,革脉与实脉相类,沉脉与伏脉相类,微脉与涩脉相类,软脉与弱脉相类,缓脉与迟脉相类。这些相似的脉象之间往往只有细微的差别,需要医者细心体会和辨别。黄帝向岐伯发问:“为何在诊断脉象时,常常选择在清晨平旦之时进行呢?”岐伯回答说:“清晨平旦,是人体阴气尚未开始活动,阳气也还未扩散,饮食尚未摄入,经脉中的气血尚未充盈,络脉调和均匀,气血运行未被打乱的时刻。因此,在这个时候诊断脉象是最为准确的,过了这个时间,脉象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就会降低。在诊脉时,要仔细体会脉象的动静,观察病人的眼神是否精明,察看面部的五色变化,从而了解五脏的盈余或不足,六腑的强弱,以及形体的盛衰。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预后了。”接下来,岐伯详细阐述了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的部位。他说:“从鱼际穴到高骨处,再往回移动一寸,这个位置被称为寸口。从寸口到尺泽穴,这段距离被称作尺。因此,我们常说尺寸。寸口之后,尺泽之前,这个位置被称作关,它是阳气外出、阴气内入的界限。阳气从尺部发出,到达寸部;阴气则从寸部产生,流向尺部。寸部主要反映上焦的情况,包括头部、皮毛以及手部的状况。关部则对应中焦,反映腹部和腰部的状况。而尺部则主要反映下焦的情况,包括小腹以及足部的状况。”在辨别尺寸阴阳荣卫度数时,岐伯解释说:“人体有十二经脉,每条经脉都有动脉搏动,但为何在诊断时只取寸口呢?这是因为寸口是脉之大会,是手太阴肺经的脉动之处。人每一次呼吸,脉都会行进一定的距离。通过计算呼吸次数和脉行进的距离,我们可以了解气血在体内的循环情况。寸口脉的搏动情况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的死生吉凶。此外,寸口脉还有尺寸之分,尺寸是脉之大会要也。关至尺为尺内,属阴;关至鱼际为寸内,属阳。阴阳在尺寸之间有一定的分配比例,通过观察这些比例关系,我们可以了解阴阳的平衡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相乘、覆溢等异常情况。”在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中,岐伯强调了诊脉时要考虑病人的个体差异。他说:“在诊脉时,要观察病人的身形大小、长短以及性格的缓急。脉象的迟速、大小、长短等特征都应与病人的身形性格相符合,这才是吉利的;如果相反,则是逆象。同时,脉的三部(寸、关、尺)大都应该相等。对于身形细小、妇人以及小儿等特定人群,他们的脉象也有其特殊之处。”持脉轻重法则是关于如何根据脉象的轻重来判断病邪所在的部位。岐伯说:“脉有轻重之分,初持脉时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是肺部之脉;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是心部之脉;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是脾部之脉;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是肝部之脉;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是肾部之脉。通过感受脉象的轻重变化,我们可以了解病邪在体内的深浅以及所影响的脏腑。”最后,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部分则详细阐述了左右手六脉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以及阴阳逆顺的规律。岐伯说:“肝、心之脉出于左手,脾、肺之脉出于右手,而肾与命门之脉则都出于尺部。魂、魄、壳、神等精神活动都可以通过寸口脉来观察。左手的脉象主要反映官(即脏腑功能)的情况,右手的脉象则主要反映府(即脏腑形态)的情况。左脉大于右脉对于男性来说是顺象,而对于女性则是逆象;反之亦然。关前一分是人命之主,左手为人迎脉,右手为气口脉。神门穴是决断生死的关键部位,位于关后。如果人没有两手六脉的搏动或者搏动异常,那么病情就会危重甚至死亡。各经脉的损益情况都会根据其所属的部位而有所不同。在察按阴阳时,要分清先后次序以及阴阳的平衡状态。阴病主要影响官的功能而阳病则主要影响府的形态。对于奇邪所舍的部位要如何捕取呢?这就需要我们审慎地了解病情并准确地运用针灸等治疗方法来祛除病邪使病人康复。”同时他还详细描述了心、肝、肾、肺、脾等五脏在左右手寸关尺部位的具体位置以及它们与相应经脉、脏腑的对应关系。要辨别脏腑病变与脉象阴阳的关系,关键在于理解脉象的特征。通常来说,脉象数(即快速)往往与腑病相关,因为腑病多伴有热症;而脉象迟(即缓慢)则通常与脏病相连,因为脏病容易引发寒症。阳脉多表示热症,阴脉则多反映寒症,这就是我们通过脉象来区分脏腑病变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说,当脉象浮大时,这往往是肺脉的表现;脉象沉滑且坚如石,则是肾脉的特征;脉象紧绷如弓弦,属于肝脉;脉象来时疾速去时迟缓,则是心脉的特点。如果应当出现的脉象没有出现,那就意味着身体有病。病症有轻有重,关键在于要了解病邪是如何侵入的。进一步辨别脉象的阴阳,我们知道呼气时心与肺的气机活跃,吸气时肾与肝的气机增强,而在呼吸之间,脾则负责运化食物的味道,其脉象位于中间。脉象浮于表面属于阳,沉于深处则为阴,这就是阴阳脉象的基本区分。心肺的脉象都浮于表面,但如何具体区分呢?心脉浮大而散,肺脉则浮而短涩。肾肝的脉象都沉于深处,但肝脉牢而长,肾脉则按之软,举指来时感觉坚实。脾位于中州,因此其脉象也位于中间,这就是阴阳脉象的进一步细化。脉象还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之分。如果浮取时脉象损小,沉取时却实大,这就是阴盛阳虚;反之,沉取时脉象损小,浮取时实大,则是阳盛阴虚。这是阴阳虚实的基本含义。古经有云,脉象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等组合,这是否意味着寸口有六脉同时搏动呢?其实并非如此。这里的描述是指脉象的浮、沉、长、短、滑、涩等特征。例如,一阴二阳指的是脉象沉而滑,一阴三阳则是脉象浮滑而长,时有一沉。这些组合描述了脉象的复杂变化,并用于判断病症的逆顺。总的来说,脉象大、浮、数、动、长、滑都属于阳,而沉、涩、弱、弦、短、微则属于阴。阳病出现阴脉是反常的,往往预示病情危重;阴病出现阳脉则是顺应的,通常病情较轻。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可能吐血,阴微则可能下利。阳弦可能头痛,阴弦则可能腹痛。阳微可能发汗,阴微则可能自下。阳数可能口生疮,阴数加微则可能恶寒而烦扰不得眠。阴阳相互依附,阳附阴则强,阴附阳则癫。得阳脉多属腑病,得阴脉多属脏病。无阳则可能厥逆,无阴则可能呕吐。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则胸中短气。因此,我们要根据阴阳脉象来仔细察病。寸口脉象浮大而疾速,这是阳中之阳的表现,病人可能感到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寸口脉象沉细,则是阳中之阴的表现,病人可能感到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阴气不通、臂不能举。尺脉象沉细且伴有特定音律,这是阴中之阴的表现,病人可能感到两胫酸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尺脉象滑而浮大,则是阴中之阳的表现,病人可能感到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尺脉象牢而长,关上无有,这是阴干阳的表现,病人可能感到两胫重、少腹引腰痛。寸口脉象壮大,尺中无有,这是阳干阴的表现,病人可能感到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风易伤阳,寒易伤阴。阳病顺应阴脉则易治,阴病逆应阳脉则难治。病在肠胃之间可用药物调和,病在经脉之间则可用针灸治疗。关于虚实的问题,人有三虚三实之分。脉之虚实是指脉象的软硬程度,病之虚实是指病症的出入、缓急情况,而诊之虚实则是指病人感觉的痒痛情况。邪气盛则为实症,精气夺则为虚症。大热病气热脉满则为重实症。如果经络俱实,寸脉急而尺缓,应当同时治疗。滑脉表示顺畅,涩脉则表示逆阻。虚实都是从其物类开始的,五脏骨肉滑利则可以长久健康。在中医的脉象学中,脉象的变化多端,寓意深远。有相乘、有从横、有逆顺,这些脉象特征都揭示了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谓相乘,就是以一种脉象压制另一种脉象。例如,水行乘火、金行乘木,这被称为“从”,意味着一种脉象顺应另一种脉象的变化。相反,火行乘水、木行乘金,这被称为“横”,表示一种脉象与另一种脉象相悖。水行乘金、火行乘木,这被称为“逆”,意味着脉象的变化与常规相反。而金行乘水、木行乘火,这被称为“顺”,表示脉象的变化与人体生理机能相协调。在脉象中,还有一种被称为“伏匿”的现象。当脉象居于阴部却反见阳脉,这是阳乘阴的表现,意味着阳脉隐藏在阴脉之中。同样,当脉象居于阳部却反见阴脉,这是阴乘阳的表现,意味着阴脉隐藏在阳脉之中。这种阴阳相乘、伏匿的现象,往往与人体的重阴、重阳等病理状态相关联。重阴者可能出现癫狂,重阳者则可能表现出狂妄。而脱阳者可能会见到鬼神等虚幻之象,脱阴者则可能出现目盲等症状。接下来,我们探讨灾怪恐怖杂脉。在脉象中,有弦、紧、涩、滑、浮、沉等六种脉象被视为残贼,它们能与诸经作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例如,紧脉的出现往往与亡汗、吐泻、胃中虚冷等病理状态有关。而滑脉则是阴阳和合的表现,但也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此外,脉象中还有灾怪之说。当病人的脉象与病情形证不相符,甚至出现反常变化时,这被称为灾怪。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病人先前服用了某些药物,导致脉象发生变化,从而给诊断带来困难。在探讨脉象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病人的情感状态。例如,恐怖者的脉象往往如循丝累累然,面白脱色;愧者的脉象则自浮而弱,面形乍白乍赤。这些脉象特征都反映了病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时,病人的行为举止也能为我们提供诊断线索。例如,言迟者可能患有风病;摇头言者可能里痛;行迟者可能表疆;坐而伏者可能短气;坐而下一膝者必腰痛。这些行为举止的异常都可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在诊断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脉象的迟病短长杂病法。通过观察脉象的浮沉、前后、左右、虚实等特征,我们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存亡。例如,脉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脉数则在腑,迟则在脏;脉滑者多血少气,脉涩者少血多气等。这些脉象特征都为我们提供了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在中医的博大精深中,脉象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通过脉象的变化,我们可以追溯疾病的起源,预测疾病的发展,甚至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一神奇的现象。当一个人在春季得病时,往往是因为他的脉象中缺少了肝脉的特征。同样地,夏季得病则与心脉的缺失有关,秋季则是肺脉,冬季则是肾脉,而四季之月(即季节交替时)得病,则与脾脉的缺失紧密相关。这种脉象与季节的对应关系,揭示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除了季节因素外,疾病的发生还与人们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例如,肝病患者如果向西行或食用鸡肉,就可能在秋季的庚辛日发病。这是因为西方和鸡肉都与金元素相关,而金元素在秋季最为旺盛,所以容易引发肝病。同样地,脾病患者如果向东行或食用雉兔肉及木果实,就可能在春季的甲乙日发病。这是因为东方和木元素都与春季相关,所以容易引发脾病。心病、肺病、肾病的患者也有类似的规律。心病患者如果向北行或食用猪肉、鱼肉,就可能在冬季的壬癸日发病;肺病患者如果向南行或食用马肉、獐鹿肉,就可能在夏季的丙丁日发病;肾病患者如果食用牛肉或土中物,就可能在长夏时节的戊己日发病。这些规律都体现了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此外,脉象还可以反映患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例如,如果患者得到的是王脉,那么他可能是在官府中得病;如果是相脉,则可能是在嫁娶或庆贺的场合中得病;如果是胎脉,则可能是在产妇家中得病;如果是囚脉,则可能是在囚徒家中或遭遇囚禁时得病;如果是休脉,则表示患者素有宿病,但不经治疗也能自愈;如果是死脉,则可能是在死丧家中因感伤而得病。脉象还可以揭示患者的疾病原因。例如,如果患者露卧而得病,那么他的脉象中阳脉中会夹杂着阴脉;如果患者夏月得病,那么可能是因为诸阳入阴,即阳气过盛而侵入阴分;如果患者食饮中毒,那么他的脉象会表现出浮而无阳、微细不可知的特点,但阴脉却来疾去疾,这是水气之毒的表现。如果脉迟,则可能是食用了有毒的食物而得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脉象的变化也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如果患者想要康复,那么他的脉象应该表现出寸、关、尺三部以及大小、迟疾、浮沉等方面都相等的特征。即使患者仍有寒热等症状,但只要脉象阴阳平复,就意味着病情即将自愈。相反,如果患者的寸口脉与人迎脉在大小、浮沉等方面不相等,那么病情就难以治愈。精
选
阅
读
原创推荐
《颅囟经》脉法·病证 (儿科)
《伤寒论》辨脉法(解读与评析)
《濒湖脉学》· 涩脉诊法
《濒湖脉学》· 数脉诊法
《古今医鉴》脉体捷法(脉相大全)
神方·仙方活命饮
逍遥散
妙方巧治大暑病·中暑
脑血栓的护理方法
《跌打损伤方》诊断与治疗方法
晕厥病人的家庭救护方法
红斑狼疮的专方治疗
中医古方古法·治疗风湿病
《跌打秘方》论治法
驻颜方·莹肌如玉散(古方)
补肾壮阳良药:鹿茸(附·药方)
延年洗面方·黑斑与疖疮克星
古老中医秘方·滋补肝肾药膳
宋代宫中秘方:麝香面膏(治皮肤黑暗)
敦煌遗书《食疗本草》·食疗方术
不用药也能治病的方法
长命药·人参食用古方
古代皇帝皇后的洗面养颜秘方
古法今用·养胃健脾两良方
补肾强筋·骨质疏松食疗良方
中医养生交流群
图片
中医养生群
加我
微信邀你入群
华医方
中华行医方,大医精诚心。博览极致医源,秉持仁心,开创医识新篇。我们专注于中医国粹传承与传播,涵盖医方、药膳、推拿、针灸、养生等,医病更医心,治病治未病。
关注我们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名老中医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